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政务信息 > 重点工作 > 政府工作报告

太仓市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稿时间 :2016-02-06 16:04 阅读次数: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1月6日在太仓市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   沈  觅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5年工作及“十二五”发展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在中共太仓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破解改革攻坚难题,全市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有序发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0亿元(可比价,预计数,下同),增长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4.46亿元,增长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0亿元,完成年初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180元,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35元,增长9.1%。

(一)注重以稳增快转推动发展,综合实力有效提升。

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完成工业总产值2656亿元,增长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116亿元,增长1.6%。生物技术和新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电网和物联网等产业增长明显。新兴产业产值105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50%。百强企业完成产值1325亿元,增长3.5%。完成工业投资280亿元,其中技改投资175亿元。扬子江海工、海瑞恩二期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件、地理标志商标4件,我市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7项、行业标准23项。

服务业稳健发展。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9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0.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天镜湖文化科技产业园获评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荣获“2015中国物流城市最佳投资环境奖”,入围全国“电商百佳县”。新认定拉夏贝尔、佳格投资2家总部企业。旅游接待总人数、总收入分别增长7.8%、4.1%。苏创燃气等8家企业成功上市、挂牌。科文公司发行企业债券14亿元。新增创投企业、股权投资基金5家。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6.4%和3.5%。商品房新开工面积123.42万平方米、销售面积135.56万平方米。

自主创新成效明显。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35%。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6.2%。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5件。通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验收,生物医药产业园获评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太仓园区启动建设。“科技镇长团”作用明显。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205个。获评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个、省“双创”人才5个、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双创博士”3个、姑苏领军人才10个。

现代农业扩面提效。新建高标准农田1.6万亩、设施农(渔)业1210亩,建成9个粮食高产增效万亩示范方和省级“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新塘粮库改扩建工程完工。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成为苏州市唯一省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市现代农业园获评国家标准化休闲农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测评蝉联全国第一。新型职业农民定向委培模式入选国家农业部“全国十大培训模式”候选名录。

(二)注重以改革开放增强动力,特色优势持续扩大。

综合改革全面推进。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工商登记“一照一码”、“先照后证”全面施行。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私募产业引导基金、应急转贷资金等。政府投资项目信息化平台基本建成。国资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审批备案事项清单管理全面实行。政府债务结构明显优化。探索开展PPP合作试点,成功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7.61亿元。被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县(市),成为苏南地区唯一一家国家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县。沙溪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顺利通过评估验收。

开放合作不断深化。新增注册外资7亿美元,增长22.8%;实际利用外资4.5亿美元,其中布莱特贸易、百家好事时装等4个项目投资超3000万美元,碧辟工业油品、皮尔金顿太阳能等20个项目增资超千万美元。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30亿美元,其中出口64亿美元,增长5.3%。新增境外投资项目18个,中方境外投资协议额2亿美元,增长10.5%。服务外包接包合同额7亿美元,增长7%,离岸执行额3亿美元,增长5%,中美冠科和昭衍新药入选“中国服务外包成长型企业”。引进内资项目1259个,新增注册资本87亿元。获评“2015中国投资营商价值城市”。

“两篇文章”深入实施。太仓港正式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沪太通”模式、“单一窗口”试点,推行检验检疫一体化,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70万标箱、货物吞吐量2亿吨,分别增长21%和30%。与马来西亚巴生港缔结为姐妹港。沪太同城效应持续放大,积极对接上海自贸区,上海(虹桥/浦东机场)太仓航站楼建成投运。浏河人民医院委托上海九院管理。引进沪上项目105个,新增注册资本23.2亿元,实际到账资金39.2亿元。

对德合作积极拓展。新引进德企22家,14家德企增资。全球第八家、中国第三家德国中心成功落户,建成国家级中德企业合作基地出口精密机械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内首家德资智障残疾人福利工厂在太开业。中德合作成果展示馆对外开放。与省经信委共建江苏中小企业德国代表处。中德先进制造技术国际创新园获评省创新型园区。成功举办“一带一路”与新时期中德合作对话会、第八届德国—太仓日、中德投资并购大会、第十届啤酒节、太仓“隐形冠军”之家高级别对话会等活动,AHK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示范推广基地正式挂牌,对德合作影响持续扩大。

(三)注重以融合发展统筹城乡,城市功能更趋完善。

规划建设步伐加快。实施城市总体规划中期评估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般性修改,完成沪通铁路站点、涉铁通道等规划编制。长江口旅游度假区、沙溪和璜泾新镇区建设加快。争取国家棚改政策支持,樊泾村、西城区2号地块等棚户区改造有序推进,国家开发银行首期发放贷款14.5亿元。新小商品市场、城北青年公寓建成。岳鹿公路(江南路—太浏线)新建工程完工,沙南公路、浏双公路西延等工程加快推进。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6.4公里。杨林塘航道整治、七浦塘拓浚工程完工,盐铁塘、半泾河河道整治全面完工,十八港南枢纽等项目基本竣工。长江防洪工程体系达到国家级管护标准。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顺利推进,220千伏寿安、110千伏广丰等输变电工程完工。

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931”行动深入推进,50个整治项目完成。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通过省级验收。主城区城管进社区全面启动。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加快推进。城区环卫机械化作业率提升至85%,市环卫处被评为全国环卫行业优秀集体。拆除违法建设面积6.98万平方米、违规高炮广告12块、户外广告8000平方米。完成智能诱导停车工程,城区新增停车位1298个。城区防洪排涝工程加快推进。公共自行车系统一期工程71个站点建成,投放自行车1200辆。新增新能源公交车20辆,新辟、优化12条公交线路,沪港快线开通。

农村发展稳步推进。完成13个试点保留村庄规划编制。57.7万平方米的农民安置房竣工验收,新增集中居住2995户。实施第三批10个农民自拆自建小区提档升级工程。新增美丽村庄1个。新开工“一村二楼宇”物业面积6.35万平方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顺利推进,完成社区股份合作社股权量化、固化35家。新增专业合作社13家、家庭农场2家。“两个平台”规范有序运作。完成增减挂钩和占补平衡项目1875亩,盘活闲置低效用地2034亩。完成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全国试点工作。

生态保护持续加强。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削减率分别为2.5%、2%、12.5%、13.3%。淘汰落后产能企业77家。完成78家企业有机废气治理。关停城区保利协鑫热电公司。新建供热管网67公里。璜泾、双凤、金仓湖3个大气自动监测站建成投用。港区化工园区“一企一管”改造、港区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完工。净水公园建成开放,盐铁塘绿道慢行系统建设继续推进。新增林地绿地1613亩、省市级村庄绿化示范村7个,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2.4%。城区排水达标区加快建设。启动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完成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农田水利重点县年度项目。新增省级“水美乡村”15个。

(四)注重以保障民生促进和谐,人民生活日益改善。

社会保障持续强化。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深入实施。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率均保持在99%以上。大病门诊医疗保险、工伤保险新政启动实施,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有序推进。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750元。开展“阳光救助”专项行动。居家养老、社区养老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开展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改革试点。新增保障房2022套。新增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3.3万人。

社会事业持续发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璜泾、双凤人民医院投用,沙溪人民医院加快建设。家庭医生签约5万多户。失独家庭关爱帮扶内涵不断拓展。镇(区)安息堂全面建成。校舍升级改造工程继续实施,建成校舍7万多平方米,开工建设校舍10万多平方米,弇山小学建成,陆渡教育园、新湖小学投用。各学段教学质量不断提升,高考本二出线率再创新高。健雄学院被列为“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举办文化惠民活动3000余场次。成功承办2015年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暨全国竞走冠军赛等重大赛事。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市、县级市首家“国家示范数字档案馆”和省首批公共体育服务示范区。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核。获评省文明城市。雅鹿村获评全国文明村。

社会治理持续推进。“政社互动”、“三社联动”不断深化,向社会转移政府职能事项41项,清理取消村(居)盖章事项38项,新登记社会组织及社工机构102家。社会征信系统加快建设。打造“平安太仓”升级版,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加强。创新信访流程化和矛盾调处多元化工作机制,各类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超95%。公共法律服务标准率先出台。食品药品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严格执行新的《安全生产法》,完善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工业企业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体系全面建成,组织开展各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打非治违和专项整治活动,全市安全形势持续平稳可控,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和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生产安全事故。

(五)注重以改进作风提升效能,法治政府加快建设。

依法行政全面加强。编制了市政府部门权力清单。纳入重大行政决策目录事项9个,市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8件,清理规范性文件167件,行政复议法定时限审结率为100%。制定出台市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组建市政府法律顾问委员会。市镇村三级普遍建立公益律师岗。自觉接受市人大的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定期向市人大报告工作、向市政协通报情况。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111件和政协委员提案179件,满意、基本满意率100%。

服务效能全面提升。取消、调整行政审批事项57项,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事项。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规范。移动政务平台建设、审批流程优化再造等加快推进,“全业务审批流转平台”优化升级,行政审批效率大幅提高。“12345”综合诉求平台全面升级,共受理、处理市民各类诉求24.2万余件。《娄东民生》、《政务直通车》、《太仓发布》等充分发挥服务民生和舆论监督作用。

机关作风全面优化。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开展“三严三实”、“我是共产党员”专题教育活动,政府机关作风建设持续加强。严格执行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各项规定。进一步转变文风会风、精简文件。“三公”经费下降10%,减少因公出国(境)7批。加大作风建设督查力度,集中督查8批次、68个单位。深入开展党政领导干部勤政廉政半月谈工作。“三责联审”稳步实施。

同时,应急管理、机关事务、妇女儿童、残联、民族宗教、侨务、对台事务、双拥、兵役、民防、气象、盐务、邮政、电信等工作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各位代表,“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发展史上综合实力提升最快、转型发展进展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上下在中共太仓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实施“创新引领、以港强市、接轨上海、城乡一体、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开拓创新、克难奋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涌现出许多新亮点,创造出许多新优势,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十二五”以来,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年均增长9.8%,人均达15.5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年均增长1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亿元大关,年均增长8.3%。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二五”期初的3.7:57.4:38.9优化为期末的3.3:51.5:45.2。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长7.4%。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提高17.2个百分点、16.1个百分点。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0.42个百分点;新增国家“千人计划”人才21人。获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

——改革开放迈上新征程。“十二五”期间,政府机构、行政审批制度、国资管理、商事制度等改革深入推进。实施外商投资项目审批和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营改增”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国有企业优化整合。太仓港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太仓港综合保税区封关运作。太仓港跃升为长江外贸第一大港、列全球百强集装箱港口第47位。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0.7亿美元。新增内资注册资本437亿元。引进沪上项目新增注册资本约130亿元。新注册德企72家,累计230多家,总投资约20亿美元。被认定为全国首个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与英国威勒尔市缔结为友好城市。

——城乡一体呈现新形态。确定了“现代田园城、美丽金太仓”的总体定位,“一市双城三片区”空间格局更趋优化,城市建成区面积新增20平方公里。全面完成历时八年、面积200万平方米的城区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新区中央商务区加速建设,新港城道路框架拉开,科教新城城市功能逐步完善。数字城管系统建成运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931”行动成绩连续两年排名苏州第一。市域“六横七纵”交通骨架干线路网逐步完善,杨林塘航道整治、沪通铁路等工程相继实施。浏河水源地、第三水厂建成投用。高标准农田占比达85%,“粮食银行”全国推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作为发达县市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被评为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单位。

——民生福祉得到新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5%和12.1%,城乡收入比降至2015年末的1.95: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率先实现养老、医疗、低保城乡并轨,大病保险成为国家医改新政蓝本。新建、改扩建47所学校65万平方米校舍,通过“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认定。新人民医院建成投运并晋升为三级医院,建成全国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传媒中心、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文化馆等投用,获评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功承办国际田联竞走世界杯赛等重大赛事,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行政村公交通达率达100%。成功举办纪念撤县建市20周年系列活动。成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市”中的唯一县级市。实现“省双拥模范城”五连冠,通过“全国双拥模范城”考核验收。蝉联全国“六星级慈善城市”。进入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行列。连续4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社会治理实现新突破。“政社互动”项目获“中国法治政府奖”。“政社互动”、“三社联动”实践、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经验在全国推广。在全省率先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荣获省法治建设示范县(市、区)。实现“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三连冠。平安太仓、法治太仓建设深入推进,连续11年获评“江苏省平安县(市)”,荣获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市、区),成为全省首获“长安杯”的县级市。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中共太仓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齐心协力、扎实工作的成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体市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向各人民团体,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向驻太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向国家和省驻太单位,向所有参与、关心和支持太仓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我市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应对、引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有效投入后劲不足,经济运行的风险隐患仍然较多。二是创新发展的动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科技研发投入有待提高,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培育力度不够。三是环境承载压力加大,一些区域的环境治理进展较慢,群众关心的个别污染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四是公共服务供给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步,教育、文化、医疗等优质资源不足,城乡之间公共资源分布不均衡。五是服务型政府、法治型政府建设与深化改革的要求存在差距,一些政府工作人员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意识不强。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十三五”时期的战略构想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率先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积极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提交大会的《太仓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为我市进一步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普惠民生确立了新坐标、指引了新航向。

“十三五”的总体要求: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中共太仓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部署,大力实施“改革创新、以港强市、融入上海、绿色发展、民生共享”战略,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率先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积极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全力谱写好中国梦的太仓篇章。

“十三五”的发展目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速7%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0%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0%。实现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均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城镇化率达70%。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率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十三五”期间我们将坚持以下原则:一要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科技创新的示范区。把全面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实施改革创新战略,持续培育发展新动力,加速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更加注重产业科技创新,精准实施供给侧改革,推进制造业能级提升、服务业业态创新和农业的现代化;更加注重制度创新和支撑体系建设,持续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积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众创空间平台。二要践行协调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全面统筹的新高地。注重处理好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主动找差距、找短板,提升经济薄弱板块、产业载体的发展功能,加大城乡发展一体化统筹力度,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公共服务配套等长效机制,推动城乡、区域、三次产业和社会等各个方面更为协调地发展,建成全国文明城市。三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的田园城。要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坚持从生产和生活两头入手、治理和保护两手齐抓、约束和激励两端发力,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丰富现代田园城市内涵,彰显江南水乡特色,优化提升城市功能,努力建成全国中小型城市开发建设的典范。四要践行开放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对外合作的桥头堡。主动融入国家全方位对外开放大局,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深化对外经贸合作、人文交流,拓展开发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做好“以港强市、融入上海、对德合作”三篇文章,全力打造中德合作典范城市,不断拓展开放新空间,构建开放新体制,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优势。五要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加快建设民生福祉的首善区。要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补齐短板,大力实施民生为本战略,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优化提升医疗、养老等保障水平,增加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深化平安太仓、法治太仓建设,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织牢民生安全网的“网底”,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

关于“十三五”规划的主要内容,《纲要(草案)》有比较详细的阐述,同时还有专门的附件说明,将提请本次大会审议,进一步听取各位代表、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的意见。

2016年主要目标和工作任务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我市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高起点谋划工作,高标准抓好落实,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努力为“十三五”打下良好基础。

今年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0亿元,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5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6.5%,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实际利用外资等指标保持正增长,进出口总额与上年持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10%,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及主要污染物减排等约束性指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为了实现上述预期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创新发展,全力提升转型升级质效。

加快创新驱动。继续推进科技型企业群体三年培育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省民营科技企业1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超30%。扎实推进载体平台提档升级,积极申报国家级高新区,加快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太仓园区、大学科技园等载体建设,提升德国留学生创业园、生物港等发展层次。努力推进领军人才集聚,新增各级领军人才40名。有序推进协同创新,实施好“苏科贷”、“科才通”、“科贷通”等科技金融产品。发挥“科技镇长团”优势,开展“科技企业高校行”等活动。全年申请专利360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8件,争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

加大有效投入。发挥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全力推进中广核、新大洲本田等67只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完成工业投资260亿元、服务业投资240亿元。跟踪服务好江苏宝洁、博泽汽配等65只工业经济新增长点项目。大力引导社会投资,优化投资结构,推进PPP模式和政府购买服务,超前谋划储备和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持续增强投资后劲。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前期储备和年度建设分阶段管理,有效管控项目生成机制。完善政府投资项目信息化平台。

加速结构调整。积极对接“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全力推进智能制造,鼓励协鑫光伏、海嘉车辆配件等企业运用自动化、信息化手段改造提升生产设备。鼓励企业规模化发展,着力培育销售超100亿元工业企业1家、超50亿元工业企业3家。出台新一轮服务业提升发展三年计划和配套政策。加快推进天镜湖私募产业创业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园等载体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进线上线下互动融合,扶持电子商务平台及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培育中国服务业500强、省服务业百强企业。跟踪服务安佑科技等IPO,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5家,发行企业债券10亿元。规范、健康发展房地产产业。

加强企业服务。深入实施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挂钩联系制度,发挥好中小企业服务网络平台作用。综合应用产业投资基金、政策性资金、股权、债权等多种方式支持企业发展。完善各类产业扶持资金管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做大贷款风险资金池规模。稳定政银企合作,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维护金融生态稳定。推进工业用地供地方式改革,探索实行土地指标有偿使用制度。稳步推广工业企业土地产出绩效综合评价体系。

(二)深化改革开放,全力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做深综合改革。完善“区镇合一”体制机制,做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信息化、高效化,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深化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分类监管,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整合国企资源,推进上市工作。深化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改革,合理安排新增政府投资项目。强化政府债券发行的对上争取和PPP的对外合作。实行土地、房屋等不动产统一登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商事制度改革,推进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改革。

做大开发开放。紧扣深耕德国、拓展欧美、紧盯日韩、集聚央企的理念,全力做好招商选资工作。积极引进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处于中高端的产业项目、先进技术,着力引进跨国公司功能总部、地区总部等,提高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利用外资水平。深化外资“清单式审核、备案化管理”快速审批试点。提高传统优势产品竞争力,巩固出口市场份额,推动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加快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做大进口规模。鼓励服务外包企业抱团发展。支持本土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

做优“三篇文章”。深入实施“以港强市”战略。建成投运润禾码头。加密台湾、日本等航线,开辟东南亚航线,实现外贸航线覆盖近洋主要港口。推广“沪太通”物流新模式,推进国际陆海联运物流发展。着力发展壮大海工装备、现代物流等临江产业,完善港城支撑产业、集聚人口的服务功能,繁荣港口经济。深入实施“融入上海”战略。全力对接上海“五大中心”建设,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做实对沪区域联动发展机制。加快沪通铁路建设,加速岳鹿公路对接嘉定城北路,开通至上海迪士尼乐园旅游专线。积极利用上海优质医疗、教育、人才等资源。全面深化对德合作。高标准规划建设德资工业园二期,壮大汽车配件、精密机械等德资产业规模,新增德企不少于20家。加强与德国在科技、知识产权、人力资源、文化、环保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拓展职业教育“双元制”本土化实践,推动太仓对德合作成为苏州市继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合作、昆山两岸合作之后又一个对外合作的新平台。

(三)突出宜居宜业,全力打造现代田园城市。

优化布局形态。加强“十三五”城乡建设规划研究,实施“三优三保”行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融合”。加快东部新城区、港区核心区等控规编制。加速樊泾村地块等棚户区改造,启动西城区、东门街、南郊老镇区、浮桥镇区等地块提档改造。加快新区中央商务区运作,建设陆渡副中心。建成投运新港城五洋滨江商业广场。启动长江江堤外移工程。实施建设用地减量化战略,加快消化清理批而未供土地,强化低效用地二次开发。推进“绿色太仓”建设。探索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加快创建国家绿色建筑示范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城市快速路网,加速推进滨江大道北延、346国道大中修等工程,启动洛阳西路(柳园路—人民路)等道路改造工程,完成卖秧桥改造、武家桥新建工程。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推广定制公交、快速公交和乡镇区域公交,加速沙溪、双凤客运站建设。实施公共自行车二期项目。积极探索“海绵城市”建设。深入开展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完成樊泾河沟通致和塘工程,启动十八港北枢纽工程。继续开展城区排水达标区建设,全面完成城区防洪排涝改造工程。推进第二水厂取水改移工程。开工建设220千伏璜泾、110千伏高桥、110千伏双凤等输变电扩建工程。

细化城市管理。接续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931”行动,争创省优秀管理城市。完成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建设,拓展镇(区)二级平台使用的广度。建成投运生活垃圾无害化应急填埋场、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启动生活垃圾综合利用扩建项目。加强渣土运输车辆管理,严厉打击跨区域偷倒渣土行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加强标准化示范社区建设,实施老旧小区物业分类管理。启动物业管理信息平台二期工程。投运城东洗车场。新增城区停车位800个。

(四)强化城乡协调,全力推进强农惠农富农。

壮大现代农业。扎实推进“四个十万亩”农业主导产业落地。严格划定和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加快推进现代水稻产业园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2万亩。建设粮食供应链物流平台,打造国家粮安工程建设太仓样本。加快市现代农业园提档升级,深化省级“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和园艺标准园建设,推进生物农业科技平台建设,将双凤现代渔业精品园打造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引导各类农业市场主体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强化地标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地产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达98%以上。建设全省首个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化标准园。

推进农村发展。深化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全市80%的社区股份合作社完成股权量化、固化,试点“政经分离”改革。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拓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完善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引导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农业经营主体联合发展,做大做强合作农场。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盘活存量土地资源。规范有序流转农村土地。新开工建设“一村二楼宇”物业面积5万平方米。加大经济薄弱村的帮扶力度。

修复水乡风貌。完成103个保留村庄规划,构建全覆盖镇村规划体系。继续实施农民自拆自建小区提档升级和天然气入户、规划保留村庄整治提升等工程,健全村庄长效管护机制,新增三星级康居乡村21个、美丽村庄建设示范点1个。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全面完成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第二轮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启动第三轮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七浦塘生态景观工程和港城绿地公园。大力推进“水美乡村”建设,实施农村河道畅流工程。建立镇(区)“河长制”。深入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五)紧扣绿色发展,全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管控,加快有机废气治理和锅炉淘汰工作,实施协鑫、国华、华能等电厂6台电力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推行建筑工地“绿色施工”,对码头堆场进行专项整治。铺设污水管网25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万吨/日以上。加快综合材料生态处置项目建设。全面开展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关停整治一批养殖场所、无证畜禽屠宰场,大力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建设。深入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强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总量控制,确保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下降。加快老、旧机动车淘汰工作,推进“油改气”、“油改电”工程。规划建设公共停车场所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推广应用一批新能源车辆。深化“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新增三星级以上“能效之星”企业3家、苏州市循环经济示范企业3家、清洁生产审核企业25家。抓好港区化工园区“一企一管”工程的运行监管,确保企业污水接管率达100%。

加大控污治污力度。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严格环保审批程序,深入开展环保大检查行动,重拳打击批建不符、超标排放、违法排污、危废违规处置等违法行为。加大高污染高能耗企业淘汰力度。严格控制用水计划和排污指标,依法核发排污许可证。推进网格化管理,实现城乡环境监察全覆盖。建立统一规范、动态更新的污染源监管信息平台。

(六)注重普惠共享,全力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积极落实就业政策,促进高水平就业创业。推进社保全民参保登记,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开展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实施社会救助绩效评价,推进救助服务由户籍人口逐步向常住人口覆盖。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联动机制,加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和困境儿童生活保障等工作。加快璜泾、科教新城养老机构建设,迁建双凤福利院。深化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改革,推进医养融合发展,抓好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和管理,健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多层级住房保障体系。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建立健全文明城市创建长效管理机制。继续推进校舍安全升级工程,完成实验中学、伟阳幼儿园等扩建,启动港城中专、镇洋小学、朝阳幼儿园等建设。实施“智慧教育”、“智慧校园”工程。深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抓好一批文化惠民活动。做好沙溪古镇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实施“健康太仓”工程,加快现代化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医疗卫生队伍人才建设,完善双向转诊服务机制,全面推行“家庭医生服务”。启动市公共卫生中心工程和港区医院迁建。扎实推进“健康促进试点县(市)”工作。认真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承办好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等体育赛事,认真办好市第十五届全民运动会。做好双拥优抚工作。大力推进殡葬改革。

扎实办好实事工程。大力推进公共交通提升工程等十大政府实事工程,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七)创新社会治理,全力维护社会安定和谐。

不断释放社会活力。深化提升“政社互动”,积极发挥市镇两级政府及部门的主导作用和社会组织、社工人才等的多元主体作用,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推进“政社互动”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扎实推进“三社联动”,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议事协商平台建设。持续提升社区服务功能,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大力培育社会组织,优化公益创投项目,推进政府部分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引导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向专业社工机构购买服务试点。

强化社会综合治理。完善均等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完善法律援助协作机制。组织开展“七五”普法宣传教育。探索实施“互联网+社区治理”工程,加强市镇村三级社会治理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确保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全覆盖。推进全省深化安置帮教试点改革工作。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加快信访信息化建设,推进信访工作制度改革。

切实维护公共安全。纵深推进“平安太仓”升级版建设,实施好“六大行动”,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格落实政府监管责任,加快安全生产执法机构建设,在重点镇(区)成立安全生产执法监察中队。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执法,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打非治违专项整治,继续实施重大隐患政府挂牌督办。狠抓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扩覆提档。加强特种设备等行业的安全监管,完成电梯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全力防范和压降各类事故。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活动,积极创建省食品安全城市。

(八)改进作风效能,全力抓好政府自身建设。

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坚持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管理制度、行政权力清单制度,推动镇(区)、政府组成部门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强化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提升复议应诉能力。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建立行政执法争议协调机制,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深化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加强政务公开工作机制建设,推进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及时回应公众关切。自觉接受市人大的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向市人大报告工作、向市政协通报情况,切实办理好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建议案、提案。

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加快行政审批改革步伐,推进项目并联审批,再造审批流程。积极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推广应用“太仓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推行“太仓移动政务”APP,加快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政务窗口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深化机关优质服务品牌创建,提高群众满意度。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统一集中管理,建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电子交易平台。放大“12345”平台、“民情e路通”手机客户端的综合服务功能,提升为民办事服务能力。

提高勤政廉政水平。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成效,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抓好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深入开展对突出问题和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改,构建长效管理机制。持续开展节点化、高频率、大力度的作风督查,切实解决“四风”问题,严控“三公”消费。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履行“一岗双责”,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开发运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过程管理信息系统。深入开展党政领导干部勤政廉政半月谈,实施“一案双查”和责任倒查。狠抓巡查工作。加强领导干部“三责联审”。

各位代表!未来发展任重道远,嘹亮号角催人奋进。站在新的发展起点,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太仓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锐意改革、奋发进取,全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奋力实现“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为谱写好中国梦的太仓篇章而努力奋斗!